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主动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市场波动风险加剧,国内发展动能深度转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以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前进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都发生了新变化。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更应深刻洞察科技之变、产业之变、时代之变,持续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主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跃升。
深刻把握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具备多重独特优势。一是独特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拥有科学的理论引领、强大的领导力量、深厚的文化血脉,尤其是组织体系健全完备,能够更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推动实现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独特的创新优势。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以及引领创新的关键力量,能够依托自身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的研发投入能力等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核科技”。三是独特的产业优势。国有企业多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往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尤其大型国企拥有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供应链,能够引领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技术持续迭代,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支撑。四是独特的人才优势。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凭借自身要素资源、政策支持、行业影响力、社会形象等多方面的优势,基本构建起“战略牵引—能力重构—生态赋能”的新型人才发展范式,这对高端人才极具吸引力,不仅可以实现人才量的积累,更可以实现质的提升。
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动企业向新、向高、向好发展。
毫不动摇做好创新驱动大文章。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坚定扛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体责任,以机制改革激活创新动力。在全省国企中率先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探索实施科技创新“五项特别规定”,着力打造“工资靠课题、奖金靠成果”的制度体系,陆续突破高纯硅烷、软粘煤煤层气开采、氨基己腈等多个“卡脖子”难题。以产业优化重塑发展优势。每年滚动实施一批重大战略性创新项目,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重点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做足煤炭“取其材、用其能、固其碳、不污染”文章,延链发展高附加值的碳材料、硅材料、尼龙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等新产业,加速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突破530亿元。牵头研发的高强尼龙66工业丝可满足大飞机轮胎骨架材料性能要求,助力大飞机子午胎国产化替代。战略性布局的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粉体项目,产品纯度、成本优势全球领先。以人才引育激发创新活力。围绕构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用才体系,成立党委人才办公室,设立每年超2000万元的人才专项发展资金。目前,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20人,聘任5名院士、8名行业领军人才担任集团首席科学家、首席科技顾问,引进20支国内一流创新团队,逐渐形成了以科技兴带动人才聚、产业强的创新生态。
全力以赴答好深化改革大课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坚定把深化改革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的关键一招,纵深推进主业进位争先、辅业自主发展、困难企业脱困、资产结构优化“四项工程”,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十年规划,进一步探索开展管理人员职级薪改革,强力推进总部机关管理人员“先起立再优化”、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公开竞聘上岗+经营业绩保证金”等标志性改革,推动在岗职工总数从15.5万人优化到目前的10.8万人,机关总部人员压减50%以上,在提升管理效能中壮大人力资源优势,打造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数字生产力,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智慧平煤神马建设,积极接入人工智能系统,全面建成集团云中心和大数据中心,40余项核心业务“上云用云”,迈上数字化转型发展快车道。
牢牢把握对外开放大机遇。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大力实施“东引西进出海”战略,以高水平开放带动高活力创新。“东引”,就是吸引和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先进技术和优势产能,着力发展芯片基材、矿用高性能锂电池、尼龙66高端民用丝等战略性新兴项目,带动产业链质变升级。其中,联合上海交大技术团队历经11年持续攻关,先后实现高纯度硅烷、国产化电子硅、区熔级多晶硅三项重大技术突破,彻底结束了技术和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历史。该技术“策源”企业于2022年成功登陆北交所,成为氢硅材料“第一股”。“西进”,就是进军新疆、宁夏等西北地区,链式布局煤电尼龙一体化、风光电氢一体化,推动西北丰富资源要素与集团先进技术、特色产业优势互补。“出海”,就是放眼“一带一路”广阔市场,在欧洲、中亚、东南亚和日韩等地,打造海外贸易、技术合作、能力输出“桥头堡”。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遵循。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更是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时代命题。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党组织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有为”“有位”,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注重系统观念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以高质量党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勇于打破部门壁垒和行业界限,构建“党建+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生态。一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将党建工作与国企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形成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掀起主动学习人工智能的热潮,不断提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更好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持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数智动力。此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优化路径,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始终与时代要求相适应。
强化人才驱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以组织引领提质、干部引路提能、人才引力提智、考核引导提效为主要内容的“四引四提”工作机制,搭建了内部“科研人才网络社区”与外部“招才引智”“聚凤筑巢”并举的人才矩阵,形成“党建引领—人才培育—创新突破”的闭环体系,不断激发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作用,逐步形成了“才聚企兴”的生动局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更应积极对标世界一流和行业领先企业,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建设一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队伍,一支具有科学家精神的技术队伍,一支具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工人队伍,全力打造兴业强企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