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工园地 >基层动态
矿上的“心灵支架”火了!汾西矿业这波神操作,让职工远离情绪“塌方”
发布时间:2025-09-10            分享:


“老卢,你干活仔细,以后多带带新人,传授传授秘籍!”


在汾西矿业中兴煤业的班前会上,52岁的卢振明突然被队长点名表扬,满心欢喜。以前他总觉得自己就是个“任务接收器”,干好活儿就行,从没想过还能被表扬,这会儿他心里美滋滋的,暗下决心:咱可得多操点心!


如今在汾西矿业的各个矿井,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职工主动工作的积极性高了,安全生产也有了保障。这些改变,还得从一次调研开始。


矿工说“没事”,可能藏着“隐形瓦斯”


煤矿职工常年在井下高强度、高风险的环境里作业,心里有压力是常态。近年来,汾西矿业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灵驿站,培养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可工会干部王亮发现一个现象:出井后大家都去井口服务站歇歇脚,总有职工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地往澡堂走。


问他们咋了,清一色地回答“没事”。后来王亮反复和职工沟通后才知道,有的是井下犯错受了批评,有的是家里有难处,要么说不出口,要么怕去心理咨询室被说“心理不正常”,就算有想去的,也总碰不上心理咨询师的时间。



这些憋在心里的情绪,就像井下的“隐形瓦斯”,不及时疏导可能会出问题。汾西矿业当即决定:将心理关爱纳入顶层战略设计,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心理关爱体系,如是,先建一支专业队伍!


从职工里挑 “老师”,半年练出真本事


“没那么多专业人才,就从职工里找!让他们学本事,再回头帮大家!”汾西矿业董事、党委常委王晋峰说。


2024年9月,汾西矿业启动职工心理关爱指导师培养计划。200多人报名,90人过五关斩六将入选——既有基层干部,也有提升机司机、压滤机司机这些普通职工,各个岗位都有所覆盖。


接下来的半年里,这群“学生”也很拼:线下课每月两次,再忙也提前安排好工作;线上交流每周一次,人人都带着问题来;课程里既有心理理论、风险干预,还加了芳香疗愈、绘画这些新鲜招儿,甚至有专门开发的“安全心理课”。



2025年5月,汾西矿业首批心理关爱指导师持证上岗。可谁都没想到,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只有理论,跟矿工聊不到一块儿可不行!


用“行话”唠嗑,难题全解开


两渡煤业工会的宋敏第一次进队组,刚摆开画板,老矿工李师傅就摆手:“大老爷们画啥画,不如聊聊天省材料!”宋敏没慌,转而说:“您这眼睛比探照灯还亮,井下安全门儿清。要是把设备原理图画下来,徒弟准能学几手!”这话一出口,李师傅眼睛都亮了,打开话匣子就停不下来。宋敏也由此摸到了与矿工沟通的门道。


有人说双柳矿工会的李瑞平讲“缓解疲劳”是虚的,她就当场聊起芳香疗法,说得接地气又实用,大家听着听着就服了。还有生活服务公司的党总支书记任晓华不知道怎么向大家更好地解释“情绪积压的危害”,直到有职工说“带情绪上班摔了一跤,就像撞上了老空水”,她瞬间开窍——跟矿工聊心理,就得用职工们的“行话”!


暖心事越唠越多,煤矿变了样


贺西矿综采二队新职工朱继望说:“上班前,我爸还提前跟我说‘领导骂你是为你好’,结果来了才发现,领导很会鼓励人!”这些折射出一线职工的心理变化。


南关煤业综掘二队的党支部书记郝伟,把所学的“多夸少骂”用到管理上,以前队里没人要的“老大难”,被他夸着调到检修班,现在成了技术骨干。


生活服务公司的老李,以前是出了名的“老黄牛”,最近总出错还沉默寡言。任晓华没直接问,而是在食堂“偶遇”时,聊起自己照顾病重父亲的经历。这话戳中了老李——原来他妻子得了重病,各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却不敢跟人说。


任晓华一边帮他联系工会申请帮扶,一边开展心理辅导。现在老李走出了阴霾,还主动在安全会上分享:“别把事儿憋心里,影响安全!”



如今在汾西矿业,心理关爱早不是“额外活动”,而是像安全帽、自救器一样的“标配”:双柳矿班组有“情绪晴雨表”,时刻关注当班职工情绪;高阳矿开“家庭安全小课堂”,教家属怎么跟下井亲人聊天……


这群从矿工中走出来的心理指导师,就像在煤巷里搭起了“心灵支架”,挡住了情绪“塌方”,让温暖和力量在井下顺畅流动。看着矿工下井时脚步更稳,家属脸上笑容更多,就知道这份“心理支护”,真的护好了职工们的“心”。


来源:山西焦煤 微信公众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